首页 > 综合百科 > 存款的浮动利率是什么

存款的浮动利率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5-20 08:04:52 浏览量:

存款的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利率随物价或其他因素变化相应调整的利率。借贷双方可以在签订借款协议时就规定的利率随物价或其他市场利率等因素进行调整。

“浮动利率贷款”是指贷款利率参考的是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利率类型为浮动利率定价的贷款。浮动利率贷款的特点是有重定价周期和重定价日,重定价周期一般为1年,重定价日一般为每年的1月1日。

在合同期限内利率水平未变动之固定利率贷款或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或积金商贷组合贷款之公积金部分,以及已处末次重定价周期之存量浮动利率贷款无须参加定价基准转换。

?

什么是浮动利率?在什么情况下浮动利率吗

浮动利率是央行调节货币政策的一种方式,也反映了货币供求的变化,这些你都不用管。央行会有一个基准利率(相当于固定的),浮动利率就是相对基准利率而言的,围绕基准利率上下浮动,一般浮动利率向上可以比原基准利率高20%左右,向下可以低10%左右。

浮动利率是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常常采用基本利率加成计算。按照货币资金借贷关系持续期间内利率水平是否变动来划分,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利率随物价或其他因素变化相应调整的利率。借贷双方可以在签订借款协议时就规定利率可以随物价或其他市场利率等因素进行调整。浮动利率可避免固定利率的某些弊端,但计算依据多样,手续繁杂。

中国曾一度实行过的对中长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贴补的办法就是浮动利率制的一种形式。

利率按市场利率的变动可以随时调整。常常采用基本利率加成计算。通常将市场上信誉最好企业的借款利率或商业票据利率定为基本利率,并在此基础上加0.5至2个百分点作为浮动利率。到期按面值还本,平时按规定的付息期采用浮动利率付息。

银行等金融机构规定的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的利率。高于基准利率而低于最高幅度(含最高幅度),称利率上浮,低于基准利率而高于最低幅度(含最低幅度),称利率下浮。

在西方国家,基准利率是风险最小,流动性最大的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在最高和最低浮动利率范围内,各银行利率的加码幅度高低不一。在中国,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某一级行、处或专业银行在法定利率水平上和规定幅度内根据不同情况上下浮动,目的是充分发挥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以便把正常的资金需要和不正常的资金占用区别开来,把利率杠杆作用与“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信贷原则结合起来。1987年,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在20%的幅度内浮动,1988年又扩大到30%,流动资金及固定资产几乎全部项目的贷款利率都可以上浮。1990年2月规定只有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可以上浮20%。同年3月21日起,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不仅可以上浮20%,而且可以下浮10%,并经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审批后即可执行。浮动利率大体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务院授权,在一定幅度内拥有的利率浮动权。如能源、交通、通信、盐业和农业等13个行业的基本建设贷款利率,分三类分别下浮10%、20%和30%。另一种是专业银行分支行根据要求贷款的企业信用及效益等情况,在规定幅度内对贷款利率上下浮动,以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加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中国,浮动利率已成为利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的种类有:

①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

②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包括城乡信用社)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

③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及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分行向当地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贴现率可按同档次利率上下浮动5~10%;

④各档次的地方企业债券可比照同档次储蓄存款利率上浮,1991年以前,上浮40%,从1991年开始上浮20%;

⑤定活两便储蓄按同期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打6折计息;

⑥对个人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按同期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上浮;⑦逾期贷款,挤占挪用贷款利率分别在原利率基础上上浮20%和30%。

利率浮动比率=浮动利率/基准利率-1

什么是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利率随物价或其他因素变化相应调整的利率。常常采用基本利率加成计算。通常将市场上信誉最好企业的借款利率或商业票据利率定为基本利率,并在此基础上加0.5至2个百分点作为浮动利率。到期按面值还本,平时按规定的付息期的浮动利率付息。

浮动利率的特点:

1、利率调整可以及时反映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

2、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变动的风险小;

3、有助于金融机构及时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调整资产负债规模及企业融资决策;

4、有助于中央银行及时了解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区别:

(1)基本差别: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基本差别就在于借贷期内利率是否可以调整。以借贷关系成立时确定的利率为标准,在借贷期内不做调整的利率是固定利率。相反,在借贷期内利率可做调整的利率为浮动利率。

(2)固定利率的利弊。固定利率在核算上简单方便,便于投融资双方制定资金计划。但对于长期借贷双方而言,风险较大。融资方面临利率下降的风险,因在借贷关系确定后,如遇利率下降,对采用固定利率的融资方来说,就意味融资成本偏高了。投资方面临利率上升的风险,因在借贷关系确定后,如遇利率上升,对采用固定利率的投资方来说,就意味着资金被占压在低收益的资产上了。

(3)浮动利率的利弊。浮动利率为投融资双方提供了管理利率风险的可能,在核算上更精细,但也更复杂,同时也免除了利率风险。在7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各国利率波动幅度和频率大大增高,在更加讲求经济核算的情况下,浮动利率被越来越多地采用,特别是在企业的借贷活动中。我国企业的贷款利率现在就是采用的浮动利率法每年核定一次利率。

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这个浮动区间什么意思?

浮动区间是指存款利率的上下浮动的可能范围。

存款利率会有一个上下的浮动范围,所以称为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是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以法定利率为基础确定的利率,金融机构确定浮动利率后,要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浮动区间是指浮动利率的上下浮动的可能范围,这个区间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管理,下面为有关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相关规定:

1.各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规定的可上浮20%、下浮10%的浮动幅度,依据产业政策、产品结构、信用评估后效益等级确定实行有差别的浮动利率。各银行总行必须制?定具体的浮动利率管理办法,对不同的企业实行不同的利率,要体现择优限劣的原则。各银行总行制定办法后报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人民银行?分行负责检查、监督和查处;

2.金融性公司、城乡信用社也要相应制定浮动利率的具体办法。全国性金融公司制定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和浮动幅度,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地方性金融公司、城乡信用社制定的?浮动利率范围、浮动幅度以及管理办法报省人民银行分行批准。

TAG: 浮动利率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