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魏晋中无论什么意思
“无论魏晋”的“无论”意思是: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该句出自《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桃花源记》原文选段: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段译文: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词句注释:
世:朝代。
乃:竟,竟然。
具言:详细地说出。
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余:其余,剩余。
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
不足:不必,不值得。
为:介词,向、对。
《桃花源记》赏析:
此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
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语言生动简炼、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相关文章
- 郭珍霓演过什么(郭珍霓演过的电视剧)
- 2021天猫双十二发货时间规定
- 狼牙山旅游攻略:必读的实用指南!
- 1985年的牛是什么命(1985年出生是什么命)
- 一百万日元是多少人民币
- appear是什么意思中文(appear是什么意思)
- 上海一日游攻略
- 女性戒指佩戴含义(女性戒指的戴法和意义)
- 元宵和汤圆有区别吗
- 长春大学本科和专科最低录取分数是多少
- 锱铢必较的意思和造句子(锱铢必较的意思)
- 天津中专学校排行榜前十 哪所学校好
- 基围虾的做法大全视频王刚(基围虾的做法大全)
- 与氢氧化钡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良辰吉日日历2021年11月
- 英语好词好句摘抄大全高中(英语好词好句摘抄)
- 菠萝要用盐水泡多久才能吃
- 郑州地铁一号线时间表及站点信息全解析
- 汉中花果山一日游攻略:必备攻略,让你玩得尽兴!
- 浪漫爱情句子短句 爱情的句子唯美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