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把生物主体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作用规定为作用和反作用,把生物环境之间的直接作用规定为相互作用,例如蚯蚓可使土壤通气并能分解和混合腐植质,对植物的影响具有间接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沙漠上植物稀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如鲫鱼生活在池塘中,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但是当天气特别干旱,池塘干枯时,鲫鱼会死亡,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种类捕食
(1)概念:一种生物摄取其他种生物个体的全部个体或部分,前者称为捕食者,后者称为猎物或被捕食者。
(2)分类:摄取植物的生物为草食者;摄取动物的生物为肉食者;既摄取植物又摄取动物的生物为杂食者;寄生者也可看作捕食者,通常生活在寄主的组织中。
竞争
(1)概念:生物在自然界中由于争夺食物、资源和空间而发生争斗的现象(或相互影响)。
(2)分类:
①种内竞争是指同一物种利用相同的有限资源时生产的相互影响。在一个地段上同一物种密度越大,竞争越激烈。
②种间竞争是指两个或更多个物种利用相同的有限资源时产生的相互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不对称的,即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被抑制或被消灭。
寄生
(1)概念:一个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的体液、血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而生存。
(2)分类:微寄生物,在寄主体内或体表繁殖(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较大的寄生生物,在寄主体内或体表生长,但不繁殖。(动植物的大寄生物主要是无脊椎动物,植物的大寄生物主要是昆虫。)
共生
(1)概念: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间发生对一方有利或双方互惠的关系称为共生。
(2)分类:
①偏利共生:对一方有利的关系称为偏利共生。
②互利共生:不同种的两个体间的互惠关系称为互惠关系。
生物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且,能够排出体内无用的物质,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相关文章
- 不负时光励志句子 致青春句子简短的
- 最热门的大学十大专业有哪些
- collective
- 女孩缺土取什么名字寓意好 缺土女孩起名宜用字
- 太太乐鸡精价格表(太太乐鸡精)
- 202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分数线一览表(含2020-2021历年复试)
- 咏柳的含义是什么
- 吹拂的拂怎么组组词 吹拂的拂组词是什么
- 耳机一边声音大一边声音小
- 2019年考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上海考生女生。考上的几率大吗。分数体检应该没问题
- 男生最热门专业前十名
- 为什么不推荐物理政治生物?附新高考不建议的选科一览表
- 高考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学
- 《生活中的比》word版
- 写给老婆的信辛苦(写给老婆的信)
- 唇线怎么画才好看(唇线)
- 灰土石灰用量计算公式
- 丁贝莉现状(丁贝莉)
- 2019年端午节放假安排时间表通知(端午节假期什么时候)
- 个体工商户需要报税吗?纳税法规与案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