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锦灰堆图片(锦灰堆)

锦灰堆图片(锦灰堆)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4-17 21:55:34 浏览量:

1、锦灰堆,又名八碎图,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之一,它由文物碎片组成,包括收集碎图、收集珍宝、打翻废纸篓等。从元代开始,兴盛于清末。郑大夫先生是这个领域公认的唯一专家。

2、锦灰堆,起源于明代,最早出现在明代的鼻烟壶上。它源于中国传统本身,又受到西方物质文明的影响。它真实地描述了古代文人书房里常见的杂物。具有立体视觉艺术特征的写实绘画。如:古代字画、废拓片、青铜器拓片、瓷片拓片、虫蛀古籍、废画、扇面字母等。这些杂物破碎、撕裂、烧焦、染色、磨破,给人一种古朴典雅、古色古香、典雅耐人寻味的感觉。有人称之为“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因此受到学者的青睐。

3、起初“锦灰堆”只是画家画完之后剩下的笔墨的几个游戏。它通常是书房一角的随意草图。翻开的字帖,废弃的画,参差不齐的秃笔,一层层的乱七八糟堆到了画纸里。看起来像是废纸篓被打翻了,所以也叫打翻废纸篓。当创作锦灰堆,时,轮廓通常被框在画纸上,形状是非正式的。然后,设计并绘制一些重叠的小东西,如旧书的残留物、皱巴巴的框架、发黄的报纸,甚至门票和邮票等。只要上面有书有画,而且大部分还是破破烂烂的,就像是在一堆灰烬里捡的一样。这就是锦灰堆名字的由来。

4、清朝初期,陶瓷得到了发展,在日本、新加坡、台湾省和东南亚发现了大量的陶瓷。后来画家把它们搬到纸上,送给对方,让他们自娱自乐,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游戏。因为画图“锦灰堆”技术含量高,需要画师多才多艺。他们应该擅长肖像,书法,篆刻,模仿各种字体,画花鸟,鱼,昆虫,风景人物,熟悉各种拓片,青铜器造型,篆刻,等等。制作难度大,耗时长,有能力的人少,所以日渐萎缩,最终会成为一种响亮的声音。解放前后,很少有画家年纪大了不能胜任,这就使得“锦灰堆”这项传统技艺失传了。

5、2013年5月,“锦灰堆”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TAG: 锦灰堆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