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中国新安全观提出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中国新安全观提出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4-26 03:21:03 浏览量:

中国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中国的新安全观是1995年在东盟地区论坛上提出的,在后来的实践中经过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中国对外战略的核心内容。对于当今世界各国所面对的威胁和如何实现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中国领导人在许多场合进行过阐述,党和***的重要文件也有正式的解释。

2002年7月31日,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向大会提交了《中方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对中国在新形势下的新安全观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根据该文件,中国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新安全观的实质是“超越单方面安全范畴,以互利合作寻求共同安全”。

扩展资料

关于新安全观的四个主张:

1、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应该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既维护本国安全,又尊重别国安全关切,促进人类共同安全。坚持联合国***宗旨和原则,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和国际争端,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支持联合国在国际安全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坚持平等、互利、合作精神,保障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坚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不断深化国际安全合作。

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建立无核武器世界,是中国的一贯主张。国际社会应该切实推进核裁军进程,消除核武器扩散风险,促进核能和平利用及其国际合作。

2、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应该把促进共同发展作为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联合国应该加大对发展问题的投入,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国际环境。国际金融机构应该把新增资源首先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脱困,以更加灵活多样、更加便利快捷的方式提供贷款支持。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着力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应该采取负责任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举措,坚定反对保护主义,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减免关税,兑现官方发展援助和减债承诺,特别是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重点解决其面临的饥饿、医疗、教育等问题。

3、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

气候变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国际合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我们应该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主渠道地位,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巴厘路线图”的授权,推动哥本哈根大会取得成功,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粮食和能源问题事关各国民生、发展、稳定。我们应该加大农业投入,发展先进技术,抑制市场投机,增加粮食援助,加强农业和粮食合作。加强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互利合作,加紧研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构建先进能源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

3、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

应该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差异,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积极促进和保障人权,加强对话,消除隔阂。倡导开放包容精神,使不同文明和发展模式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同发展。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