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丹霞地貌的成因及分布(丹霞地貌的成因)

丹霞地貌的成因及分布(丹霞地貌的成因)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4-27 02:53:00 浏览量:

1、丹霞地貌的形成原因是晚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开始了丹霞地貌的发展。这种运动使一些红色地层倾斜,褶皱松弛,并使红色盆地上升,形成流出区。流水集中在盆地中部的低洼地带,沿着岩层的垂直节理侵蚀,形成一条有两道垂直壁的深沟。

2、当谷崖脚下的崩积层不能被流水完全清除时,就会形成坡度平缓的崩积层锥体。随着沟壁的坍塌,崩积层锥体将继续向上生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将继续扩大。崩积层锥体下部的基岩将形成与崩积层锥体倾斜方向相同的缓坡。

3、悬崖崩塌后,山顶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存的山峰、石墙、石柱也会消失,形成缓坡和丘陵,丹霞地貌由此形成。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