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草书的特点

草书的特点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4-29 09:47:56 浏览量:

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的特点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

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正规场合不适合用。

隶书起源很早,书写效果略微扁宽,横划长而直划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楷书、行书和草书等都是由隶书派生出来的。

草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书写时有何技巧?

草书的产生,是在秦时战事频急,战攻并作,军书交驰,信鸽纷飞,迫于军情,篆隶费时,趋便救急,故作隶草。

汉末张芝所创今草,把原来实用型的草书,转变成了更富于观赏性的书体。

草书的特点有什么?疾、逸、韵、奇。

疾如惊蛇入草,电击长空。

逸如群鶴戏海,凤舞九天。

韵如流风回雪,薄雾蔽月。

奇如云集水散,山崩浪奔。

若美人之婀娜,若藤萝之繁萦。

欲进还止,欲展复停。

婉若杨柳迎风,飘若惊鸿一瞥。

其状无方,仪态万千!草书的书写技巧,是一个人书法功底综合能力的体现。

笔法的精熟,构思的奇巧,没有坚实的书法功底,靠理论上的诀窍是不可能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草书的书写技巧,除了苦练,别无途径。

草书与篆丶隶丶楷丶行诸种书体比较而言,其特点可主要概括为:简易流美。

抒情写意。

其结体省笔丶变形,删繁就简,趋便捷爽利。

省略点画细节,以概貌约形体。

打破平衡,变形夸张其势。

书写运笔以使转为主,以点画为辅。

打破匀速,突显节奏变化,以适应情性表达。

孙过庭《书谱序》云,"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草乖使转不能成字″。

草书的起始阶段,也是实用型的。

所谓"倚马可待"立等遂取,所谓"匆匆不暇"而作草。

前者为环境条件所限,后者为时间所迫。

现实生活中机动便利的要求,促成了草书体例的形成。

毕竟"草"之随机随意性,最终难逃"不登大雅之堂"的命运,跳出实用范畴,成了文人墨客的公余炫技之便。

由于其脱离了谨严的规矩束缚,也便成就了它的另类艺术风格。

盛唐出现"颠张"丶"醉素″的狂放大草书,可以说完全走出了实用。

再以此用于魏晋前后的简牍丶翰扎之书写,那就是格格不入了,与小草书都完全是两码事了。

草书的书写创作,从技法丶技能上说,也应把握其特有的規律丶原则性。

孙过庭有言,"草不兼真,殆于专谨″。

凡事过犹不及,草得没了节制,就是了草丶草率了,就是病(殆)了,就是过失了。

所以他强调,"草无点画,不扬魁岸"。

光突出照顾草书书写的使转流便,便无气魄丶态势之张力。

這是特别要注意到的,不少朋友逆反对楷书功夫的夯实,其实是很使草书基础功夫乏力的。

草书的字内功丶字外功之要求都是很高的。

"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锺张而尚工"。

忘怀楷则,决不是不要规矩,不下基础功夫。

而是要基础沉厚,功夫纯熟,"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近于精熟,规矩諳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潇洒流落,翰逸神飞″。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