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草图片大全
春天山上这是什么花?
康藏荆芥(拉丁学名:Nepeta prattii Levl.)为唇形科、荆芥属植物。
多年生草本。茎高70-90厘米,四棱形,具细条纹,被倒向短硬毛或变无毛,其间散布淡黄色腺点,不分枝或上部具少数分枝。
花萼长11-13毫米,疏被短柔毛及白色小腺点,喉部极斜,上唇3齿宽披针形或披针状长三角形,下唇2齿狭披针形,齿先端均长渐尖。花冠紫色或蓝色,长2.8-3.5厘米,外疏被短柔毛,冠筒微弯,基部宽1.5毫米,其伸出于萼的狭窄部分约等于萼长,向上骤然宽大成长达10毫米宽9毫米的喉,冠檐二唇形,上唇裂至中部成2钝裂片,下唇中裂片肾形,先端中部具弯缺,边缘嚼齿状,基部内面具白色髯毛,侧裂片半圆形。雄蕊短于下唇或后对略伸出。花柱先端近相等2裂,伸出上唇之外。小坚果倒卵状长圆形,长约2.7毫米,宽1.5毫米,腹面具棱,基部渐狭,褐色,光滑。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这是什么花?
这个花叫鼠尾草,又名洋苏草、普通鼠尾草、庭院鼠尾草。是唇形科的植物。
鼠尾草
鼠尾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鼠尾草怎么养鼠尾草的养殖方法
盆土选择
养殖鼠尾草,可以在其生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进行移栽上盆,一般是在植株有2——3片叶子的时候移栽。需要注意,鼠尾草喜欢碱性的土壤,石灰质的土壤比较适合,不过普通的园土也是可以的,可以选择疏松、透气的土壤,混入一些复合肥做基肥。
光照和温度
鼠尾草喜欢温暖的生长环境,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才会生长良好。基本上,需要给与鼠尾草充足的光照,不过在夏季的时候需要进行遮阴,并且,在鼠尾草的幼苗期间需要加强光照以免徒长。在鼠尾草的生长期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生长温度,不能过高或者过低。温度过低,会导致鼠尾草叶子发黄,温度过高又会使鼠尾草花小叶小,并且植株生长不良甚至停滞生长。
浇水和施肥
鼠尾草喜欢干燥一些的气候,但是也不能过于干旱,当鼠尾草的植株的缺水的时候需要及时浇水,当然在多雨的季节则要及时排水,避免积水。施肥要合理,有利于鼠尾草植株的生长,在生长期间可以施一些稀薄的液肥,经常施一些富含生长元素的肥料。
鼠尾草的养殖注意事项
繁殖方法
鼠尾草的繁殖,包括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操作较简单。
病虫害
鼠尾草比较常见的病虫害有**病,茎腐病,锈病和叶斑病,虫害主要是粉虱,介壳虫,蚜虫,红蜘蛛。
修剪摘心
基本上,为了使鼠尾草生长良好,需要经常修剪摘心,促发新枝。并且可以在鼠尾草开花后,夏季的8月末及时的修剪花枝,可以在秋季再次开花。
鼠尾草图片
老鼠尾巴草药图片看看鼠尾草学名:Salvia japonica,又名药用鼠尾草、撒尔维亚、日本紫花鼠尾草、南丹参,又名石见穿,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一种芳香性植物。常绿性小型亚灌木,有木质茎,叶子灰绿色,花蓝色至蓝紫色。原产于欧洲南部与地中海沿岸地区。鼠尾草有许多不同的用途与功效,部份同属植物也有相同的效用,它常常栽培来做为厨房用的香草或医疗用的药草,有时也被称为庭园鼠尾草、厨房鼠尾草、达尔马希亚鼠尾草。在南欧,有时候也会种植一些和鼠尾草类似的植物,来做为香草与药草使用,这些和鼠尾草同属的植物常会和真的鼠尾草弄混淆。在欧洲的部份地区,特别是在巴尔干半岛,会栽种鼠尾草用来萃取精油,不过其他种类的鼠尾草,例如三裂鼠尾草有时也会被拿来萃取精油。
这是什么植物的花?鼠尾草(学名:Salvia officinalis),又名药用鼠尾草、撒尔维亚[1],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一种芳香性植物。常绿性小型亚灌木,有木质茎,叶子灰绿色,花蓝色至蓝紫色。原产于欧洲南部与地中海沿岸地区。
鼠尾草有许多不同的用途与功效,部份同属植物也有相同的效用,它常常栽培来做为厨房用的香草或医疗用的药草,有时也被称为庭园鼠尾草、厨房鼠尾草、达尔马希亚鼠尾草。在南欧,有时候也会种植一些和鼠尾草类似的植物,来做为香草与药草使用,这些和鼠尾草同属的植物常会和真的鼠尾草弄混淆。
在欧洲的部份地区,特别是在巴尔干半岛,会栽种鼠尾草用来萃取精油,不过其他种类的鼠尾草,例如三裂鼠尾草(Salvia triloba)有时也会被拿来萃取精油。
药用鼠尾草,亦称洋苏草、普通鼠尾草(common sage)或庭院鼠尾草(garden sage)。唇形科(Lamiaceae)多年生芳香草本植物,学名为Salvia officinalis。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干叶或鲜叶用作多种食物的调味料,特别是用于香肠、家禽和猪肉的填料。植株灌木状,高约60公分(2尺)。叶片广椭圆形,具短绒毛,灰绿至白绿色,粗糙或具细皱。花有紫色、粉红色、白色或红色,因品种而异。有香气、稍具***性。用其叶片泡的茶,很久以来一直用作为补药。中世纪欧洲认为鼠尾草能增强记忆和增进智慧。香精油的含量最高可达2.5%,基本成分是酮(C10H16O)和冰片(C10H18O)。药用鼠尾草的许多种及变种在世界许多地区野生或栽培。达尔马提亚鼠尾草受到高度评价,味芬芳而有***性,微苦。鼠尾草属(Salvia)的其他一些种类也常俗称鼠尾草。
花期: 夏
花色: 蓝波紫青
利用部位: 花、叶
发芽适温:20-25℃.
生育温度:15-30℃.
发芽所需日数:10-15天 好光性种子
育苗期宜摘心1次 。
形态特征
鼠尾草图片集(17张)
鼠尾草,多年生草本,高40-60cm。茎直立,四棱形。茎下部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叶柄长7-9cm;叶片长6-10cm,宽5-9cm。茎上部为一回羽状复叶;此短柄;顶生小叶披针形或菱形,长可达10cm,宽3.5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长楔形,边缘具钝锯齿,侧生小叶卵圆状披针形,近无柄。轮伞花序,每轮2-6花,组成伸长的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花梗短,被柔毛;花萼筒形,二唇形;花冠淡红、淡紫、淡蓝至淡白色,冠筒筒状,冠檐二唇形,上唇椭圆形,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倒心形,边缘有圆齿;发育雄蕊2,外个,花丝短;花柱外伸,先端呈不相等2裂。小坚果椭圆形,褐色,光滑。花期6-9月。
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s)的广椭圆形叶
鼠尾草属植物的花,尤其是其雄蕊,已高度专化。它除花色鲜艳、具蜜腺、花粉粒表面粗糙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二唇形花冠,下唇成水平伸展等适应虫媒的特征,尤其是其雄蕊对虫媒传粉适应非常巧妙。其上唇下有2枚雄蕊和1个花柱,雄蕊结构特殊,成为活动的杠杆系统,二雄蕊的药隔延长成杠杆的柄,上臂长,顶端各具一发达的花粉囊,下臂短,花粉囊退化成薄片状,花丝与延长药隔连接处具关节,为杠杆系统的支点。2雄蕊的薄片状下壁常顶端联合,遮住花冠管的入口。当蜜蜂前来采蜜时,它先停留在下唇上,然后头部推动雄蕊的薄片钻进花冠管深处吸蜜,根据杠杆原理,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使顶端的花药接触到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昆虫背上。而此时花雌蕊尚未成熟,且柱头未伸长而不能达到蜜蜂背部,不可能自花传粉。当昆虫访向另一朵花时,此时雌蕊已经成熟,且花柱以伸长,柱头正好达到昆虫背上,完成授粉。
栽 培: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壤土为佳,有利生长。种子直播,每穴3-5粒,发芽一周后或获株高达5-10cm时须疏苗。间距20-30cm。成株后可再次疏剪,增加距离,生长的较旺盛 。不同品种的鼠尾草需要的光强度不尽相同,在栽培前需多加确认及了解。
繁殖方法
鼠尾草(19张)
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
①种子繁殖
可在春季和初秋播种。播种前为提高出苗率以及早出苗,可先将种子用50℃温水浸泡,待温度下降到30℃时,用清水冲洗几遍后,放于25~30℃恒温下催芽或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播种。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由于鼠尾草种子小,宜浅播。播后要覆盖薄土,并要经常洒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②扦插繁殖
在5~6月,选枝顶端不太嫩的顶梢,长5~8厘米,在茎节下位剪断,摘去基部2~3片叶,按行株距5厘米×5厘米,插入苗床中,深2.5~3厘米。插后浇水,并覆盖塑料膜保湿,20~30天发出新根后按行株距(45~50)厘米×(25~30)厘米的密度定植。
田间管理
定植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干旱时应适当灌溉,雨后必须及时排水。生长季节根据情况追肥2~3次,每次每亩可追尿素5千克左右。在长江以北,冬季需培土越冬,一般在地上部收获后、冬冻前灌水后即培20厘米高的土,翌春终霜后扒开土浇水,使萌芽生长。华南地区不需覆盖也可安全越冬。
不说太多了 想要详细一点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