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獭祭鱼的典故,典故鱼赖祭鱼

獭祭鱼的典故,典故鱼赖祭鱼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4-18 08:58:09 浏览量:

1、古代诗词中獭祭一词有何典故

陆宗达、王宁在《古汉语词义答问·说“祭”字》中曾有“獭祭鱼”即是獭“***鱼”之说,认为:“獭性残,食鱼往往只吃一两口就抛掉,捕鱼能力又强,所以每食必抛掉许多吃剩的鱼。人们指堆积故实为‘獭祭’,即取堆积。

2、獭祭到底是什么东西

网友分享:据说在这几天里,蛰伏了一冬的獭开始出来活动。《周书·时训篇》有「雨水之日,獭祭鱼;後五日,鸿雁来;後五日,草木萌动。」的说法。獭摆放鱼的现象,含有堆砌的意思。所以後来就有人用獭祭鱼来形容文学上喜欢多用。

3、雨水初候:獭祭鱼

有意思的是,獭祭鱼这种自然现象,后来还被人借用到了诗文创作中来。人们将写诗作文时的典故堆砌比作獭祭。而且唐代大世人李商隐还无辜躺枪。传说李大诗人写诗之前,习惯将典籍陈列书案,然后从典籍中找灵感,找素材。时人便。

4、獭祭怎么读

至于“獭祭鱼”何时变成了罗列或堆砌辞藻的典故和代名词,据我所知是始于宋代。宋初曾有一大批人学李商隐诗,号“西昆体”,当时人吴炯就在《五总志》中说:“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5、李商隐的“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这句话如何理解

网友分享:及从楚学,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每属缀,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这是对义山诗在肯定的基础上又有微词。其实“獭祭”的工夫与趣味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它别具天地,自有一番价值。宋人说李商隐“。

6、李商隐喜欢罗列典故,堆砌成文,因而得到什么绰号

李商隐喜欢罗列典故,堆砌成文,因而得到(獭祭鱼)的绰号。李商隐作诗文时,最爱查资料翻阅各种书册,因此得了一个“獭祭鱼”名号。据说水獭去河里捕到鱼后,先并不吃掉,而是一一放在面前,如同在祭鱼一般。后人从此便将。

7、唐才子传李商隐翻译

先不吃,都摆到岸上,等到了一定数量在来慢慢享用,因为着个样子,像是水獭在祭祀一样,所以这种现象叫“獭祭鱼”(按:意思就是水獭拿鱼来祭祀)而那岸上堆的那一排鱼就像李商隐写诗爱堆典故。

8、诗词界谁是用典高手?哪些诗词是用典佳作

不过我觉得,欣赏一首诗词时,很多时候都是得了解作者的时代、经历、创作背景等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的,所以把用典看作一种背景也ok吧,毕竟现在网络发达,想要查询这些典故还是很方便的。我高中时学完《永遇乐》其实感触并不深。

9、李商隐的爱情诗为何朦胧难以索解

借用读者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本可以起到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盈内容的作用,而李义山用典却适得其反,起到了使人更加迷惑的作用,如《锦瑟》。古人讲 “一曲锦瑟解人难”,这首诗自打诞生之初,除了李义山本人就没谁能真正。

TAG: 獭祭鱼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