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性空是什么意思 查自己三世因果图夫妻
修德明道缘起性空是什么意思
修德明道应该是道家的说法。
缘起性空是什么意思 查自己三世因果图夫妻
道德经讲道德,其中道就是无所不能为的存在,德就是道的应用。最高的德就是利万物而不争。你能做到这个,就算明道。
缘起性空是佛教基本教义。
缘起就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缘聚而生,缘散而灭。
性空就是说一切有为法既然因缘所生,就不存在永恒的自我。
缘起即性空,就是诸法实相。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第104天《让生命微微笑》实修
主题:任性绽放
功课: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我一直想感悟到那个“一”的存在,我知道有个“一”的存在,或者有个“不存在”的存在。我但尚未能证悟,所以这两天花了点时间了解了一下《心经》。大致意思如下:
观世音菩萨用他深刻广大的般若智慧,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发现一切万法都空无自性。即: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意思是说:我们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从“空”缘生出来的,反过来“空”缘生了所有的一切。万事万物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都是变化无常,因缘生灭的,没有实体,皆无自性,一切万法因缘而生,所以空无自性,同时,因为空无自性,所以又缘起万法。而我们只有领悟了这一“空”的真理,获得“般若”智慧,才能真正解脱轮回的痛苦。
佛法认定,我们平时所认为的自我,由色、受、想、行识五种要素组合而成,称为“五蕴”。“色”为物质,我们的身体是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物质,受、想、行、识则指我们的精神。《心经》中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概括起来就是五蕴皆空。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所执着的,所认为实有的五蕴***体——自我,并非实有,而是“空”。
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某种程度上阐述了万物因缘生灭,变化无常的性质。
人从咿呀学语的儿童到健壮的青年,而后到衰老的晚年,每一妙都在因缘生灭、变化无常,没有人可以抓住一个常住不变的实体。人是如此,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宇宙万物,莫不如此。
当代科学通过观察物质最微观的层次,细胞、分子、原子、电子、粒子等,发现它们也都是刹那间因缘生灭,找不到一个常住不变的实体。我们的精神活动也是这样,找不到它的所处方位和实体,空性是万事万物真实的本来面目,而这一空性的相状就是经中所描述的:不生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教所描述的“空”并非指在我们的身心世界之外,另外存在着一个空,也并不是我们的身心世界消失、断灭后才是“空”,而是事物当体即是“空”。这也就是色即是空。佛教所讲的空,也不是断灭的虚无,虽然本性为空,却能缘起万法,这也就是“空即是色”的意思。
对“受、想、行、识”四种精神性的存在,也是同样的道理,空是一切事物的实相。菩萨说:不仅“五蕴皆空”,佛教中所讲的述的十二处、十八界,甚至包括佛陀曾经讲过的教法:十二因缘、四圣缔、涅槃等 都为“空”。
从空性的角度来看,一切事物都空无自性,都不是我们所执着的实在,物质并非实在的物质,感官并非实在的感官,意识也并不是实在的意识,甚至轮回,也并非是实在的轮回。生老病死,前生后世也都如幻如化。既然轮回是空,所谓轮回的原因当然也就是空。对不实在的轮回的超越也是空。涅槃以及证得涅槃的方法也为空,同时,又正是因为空性,一切事物才会表现为一种受因果法则支配的虚假的存在,这就是佛法说的“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诸法实相,证悟这一诸法实相的空性智慧,就是般若。
菩萨指出:当一位菩萨具备了般若智慧以后,就会认识到一切事物都空无自性,毕竟不可得,他就会以“无所得”作为修行的法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谓“无所得”是指即没有“能得”的主体,也没有“可得”的对象,更没有得这一行为。
龙树菩萨说:“诸法空相不可得”,我们以“无所得”作为修行的诀要,就能心无牵挂,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著空。一切恐惧痛苦全都化归空性,就能到达究竟解脱的涅槃彼岸。由此,我们就能够明白,只有般若智慧才是真正能够消除一切痛苦的无上妙法,是佛法的大总持,**印。
整篇从多个角度解析了“空”,这个空也就是“一”,现在我只是能认识它,哪天我证悟了,那应该是整个人都被瓦解,消失在宇宙中,然后重组回来,我就得般若智慧了。不过这要看“缘”,缘能种否,也许可,因缘起性空。诸法空相不可得,得之亦为空,故心无挂碍,以“无所得”而修之。
任性绽放,“任性”不是放任人性,而是放任天性,而天性之门需从“心”进入,了解自己的心,绽放的才是美丽的自己。求道,并非彻悟之后才得道,而是我们在求道一路上,一路都在得道,我们是逐层递进式得道,这个过程已经在收获了。
缘起性空, 性空幻有是什么意思?
缘起,是说任何现象都是因缘(各种内在和外在条件结合)所生,没有自己生出自己的现象,这就否认了基督教的上帝---自有永有存在的学说。
性空,说缘起生出的现象,没有自己恒常不变的性质、功用。
幻有,说任何现象,正因为是缘起而生的,无能独存,无有自性,故称幻有。比如聚木为林,其实哪有林啊,林,只是我们强加给一片树木的名称。延伸开来,诸法皆如此,只有假名而已。
拿得起,放得下,缘起性空的意义
写在前面的话:我写得很多东西仅代表我个人的一些思考与思索,可能很多观点正确与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只是拿出来希望与大家探讨和交流,以期让自已有更进一步的成长。
前些日子,与友人聊天,我们谈到了“缘起性空”,由此也引出了一些思考:
“缘起性空”是佛教用语,是佛教的要本论点。
所谓“缘起”, 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很多事物的产生都是因缘际会的,那这里的这个“缘”我们可以理解为为达成某一物或事情,所要具备的相关条件,这些条件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这件条件也就是缘经由某种机制而发生聚合进而产生某一种果。
比如我们经常喝水用的玻璃杯子,它的形成过程是相关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制作程序之后形成的。再比如子女的出生,同时也生出了“爸爸和妈妈”,因为正是由于孩子的出生才使父母成为父母。
所谓“性空”, 就是说因缘和合生起的,其本性是空的。“本来无一物”,这里的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应该是指本来的样子。就像杯子在没有成本为杯子之前,其各种各样的“缘”,它们就是它们本应该有的样子。孩子没有出生之前,所谓的父母是不存在,他只是他们原来的样子。
所以,“缘起性空”说白了就是“因果循环”,正所谓“百因必有果,百果必有因”,凡事的存在皆是有其机缘的。
那么,明白了“缘起性空”之后,我们要怎样运用到自已的言行之中呢?这不仅考验我们的悟性,还要考验我们的行性,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他们往往能做到“知行合一”,而我们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往往能做到知而不知其行,这也就经常出现“大道理我都知道,你不要啰嗦了”等等之类的话,也会有“从明天开始我要减肥”,结果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肉依然稳定地在身上。
“拿得起,放得下” ,人生在世,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有纷争就一定会有得失”,圣人教育我们“胜不骄,败不馁”、“福者,祸之所倚,祸者,福之所福”,所以面对得失,我们要有一种男子汉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的精神,要学会分析因果际会,失不怕,要明白为什么会失?是不是自已身上还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才会导致失,如果的确是自已的问题,那正好以此为初“缘”来重新构建未来之得“果”。
做到拿得起,放得下,会让我们更能获利内心的快乐。其实,不论什么人,在一定的阶段里,他都是有一个能力边界的,所谓“成功者”,不外乎就是突破了他们自身的能力边界,而这个能力边界,又恰巧处于很多人能力之上,所以较之普通人,他是成功的。
那么这个突破的时间长短,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长短,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突破不了,有些人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突破了。突破不了的,我们要做这个“空”的凡人,也是一种自在,而突破了的,他们去践行更多的责任,但不管怎样,大家总会回到空的那个地方的。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我们每个人只要把自已的这个过程走好,走出让属于自已的精彩,那我们就不白来尘世一遭。
人生经历起起伏伏,经历坎坎坷坷是再正常不过的。苦难时,不丢失光明之心,顺境时,不丧失慈悲之心。正所谓“ 缘起缘灭皆是缘,性空性有自定数 ”。
性空缘起,缘起性空什么意思
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上的森罗万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乃至微麈沙砾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又将随着因缘分散而灭。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现象有,都是缘起而有;因为缘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
缘起法说明,世间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因缘关系,一切皆不能成就。
比方说,一个人生活在世间上,因为有农夫种田,我们才有饭吃;有工人织布,我们才有衣服穿;乃至出门,由于有公共汽车司机为我们的开车,我们才能到达目的地。
相关文章
- 在附近找工作时需要了解哪些跟工作有关的东西
- 獐头鼠目是什么意思
-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空调吗
- 女孩过生日送什么礼物
- oppo手机截图怎么截法(oppo手机截图怎么截)
- 酒圣是谁(酒圣)
- 画画入门初学技巧自学
- 纽约世贸双子大厦(关于纽约世贸双子大厦简述)
- 分手后最扎心的话(分手了要学会放手的句子)
- 层林叠嶂是什么意思(层林叠翠意思)
- 知源·魔道学者(关于知源·魔道学者简述)
- 护理专业包括有什么内容
- 淘宝网代销,手机上怎么开淘宝代销
- 双鱼女射手男(双鱼座女跟射手座男的性格特点)
- 暨是什么意思,暨的意思和用法举例
- 英雄合击发布网(英雄合击登陆器)
- 大专生可以考公务员吗 大专考上公务员的概率
- 反映与反应的区别
-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华师大二附中)
- 什么波浪填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