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是什么意思
唐代的左拾遗是个什么官位?
左拾遗是唐代谏官名称,就是封建社会,在朝廷专门设立的谏诤机构的官职,专门监察皇上政策的遗漏或者失误。
属于门下和中书两省,职掌供奉讽谏朝廷政治得失,拾遗补阙,廷议献策,荐举人才,也相当于近代的秘书工作。
杜甫就曾担任这个拾遗官职,后世有时称他为杜拾遗。
位在七品官上下。
左比右职称大些。
魏徵犯颜直谏闻名遐迩,不过官职比拾遗大,属尚书左丞,侍中等职,臣下正直,皇上英明,**合力开创了贞观之治。
魏徵有才,上奏的《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都是好文章。
又是为人处事大道理。
“拾遗“顾名思义就是捡拾起( 皇上)遗漏的东西(如政策、决策失误等)。
我国封建时代设立谏诤性的国家机构,花国库公帑养了一批谏官,通常的叫法有谏议大夫、 拾遗、补阙、正言、司谏等等,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门+国家智囊机构。
至于为什么叫“左拾遗”,就要从左和右的尊卑说起。
我们在语文课里学了“左迁”是降职,说明左是卑微一些。
其实并不尽然,历朝历代右尊卑不是一成不变的。
总体上看,夏商周时尊左,战国时朝尊左,秦尊左,汉代开始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
一般在喜庆活动中,则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
唐代因为尊左,所以唐朝左官高于右官,如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为上,所以“左拾遗”比“右拾遗”官大。
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后人因称为陈拾遗、杜拾遗。
唐代左右拾遗的工作就是挑皇帝的毛病并举荐人才。
这个 官职不算大,大概居于七、八品左右。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相关文章
- oppo如何进入私密相册
- 情深深雨蒙蒙方瑜怎么死的
- 笔记本如何连接wifi
- 王民忠(关于王民忠介绍)
- 平凉市甘肃医学院是几本院校尽快回答
- 粕怎么读 粕的拼音是什么
- 泰国国王(关于泰国国王简述)
- 学宪法讲宪法心得体会(学习宪法心得体会5篇)
- 劳务是什么?
- 环保酵素怎样制作方法(环保酵素的制作方法)
- 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 喜欢和爱的区别经典回复
- 湘潭大学金融学专业
- 无花蔷薇,李李翔无花蔷薇大结局
- 建行手机银行转账限额怎么办(建行手机银行转账限额是多少)
- 清洗空调的方法是什么
- 难以释怀什么意思解释一下(难以释怀的意思)
- 重庆市城建档案馆新建地址(重庆市城建档案馆)
- 辽师官网(辽师)
- 正怎么读,如正读音
- 什么是愚人节的真话(什么是愚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