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与问答 > 春节贴春联的起源

春节贴春联的起源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4-18 05:32:53 浏览量:

春节贴春联的起源是:周代的时候,在大门两侧的门框上会悬挂长方形的桃木板,也叫桃符,后来,有人在桃符上面题写联语,一直发展到了宋代之后,春联还是叫做桃符,但是把桃木板改换成了纸张,叫做春贴纸或者春联,在明代开始盛行,一直流传至今。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每年春节的时候,每家都会贴上大红的春联,以此来增添喜庆的氛围。春联的特点是对仗工整、文字简洁精巧、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属于汉族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春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是必须相等,互相对应,横批一般是四个字。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