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代表作 戴望舒的代表作品
关于戴望舒早、中、晚期代表作
戴望舒早期作品有:《我的记忆》、《寒风中闻雀声》;
戴望舒中期作品有:《望舒草》、《寻梦者》、《祭日》、《游子谣》;
戴望舒后期作品有:《元日祝福》、《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示长女》、《在天晴了的时候》、《偶成》。
扩展资料
戴望舒后期的诗歌特点:
前期的戴望舒是从初期象征派和新月派走向现代派诗坛的,又在欧美意象派和法国后期象征派影响下,以追求“艺术之崇高”和探讨“人性的深邃”为世人瞩目和肯定。后期的诗人已由诗的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
在孜孜追求艺术真谛的同时,更自觉地立足于广阔的现实土壤,达到了诗歌艺术和现实生活内容的很好结合,在借鉴西方文学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的特色。
因此,戴望舒后期的绝大多数诗歌,不仅不能被排除在现实主义诗歌主流之外,而且应是现实主义诗歌园地里独放异彩的艺术奇葩。
戴望舒有哪些作品
戴望舒的诗集作品:《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戴望舒诗存》。
戴望舒( 1905年11月15日- 1950年2月28日) ,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他先后在驾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 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刑。
他是首个将西班牙诗人洛尔卡的作品翻成中文的人。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代表作品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主要作品
诗歌合集:《我的记忆》、《望舒草》 、《望舒诗稿》、 《灾难的岁月》、 《戴望舒诗选》 、《戴望舒诗集》、《 戴望舒诗存》
理论合集:《小说戏曲论集》、《读李娃传》
翻译作品:《少女之誓》 法国沙多勃易盎著、《鹅妈妈的故事》 法国沙.贝洛尔著、《意大利的恋爱故事》、《两次战争间法国短篇小说集》 、《意大利短篇小说集》、 《小城》 等作品。
诗歌艺术特点
戴望舒的诗歌作品虽然不多,而且大多是短诗。但在诗歌艺术上,却呈现出了独特的成就与魅力。他的诗歌中内含的多种思想艺术气质,都显示着或潜存着新诗的发展与流变的种种动向。新诗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一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多少名噪-时的闻达者随着时光的流逝只剩下文学史价值,不再具备文学本身的价值;而戴望舒的诗虽几经命运沉浮,却始终魅不减,风流了几十载。诗人从汲取中国古典诗词的营养到采撷西方现代派手法,最终走向咏唱现实之路,几经寻觅和创新,形成了自己诗歌的特殊风格和色调。尤以其诗境的朦胧美、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体的散文美为主要特色。
1、诗境地朦胧美
戴望舒将法国象征派作为自己偷食的禁果,以此用来丰实自己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以象征化的意境和氛围传达感情,是戴望舒对中国现代派诗歌建设的一个重要贡献。象征派诗人追求的是强烈的情绪寓于朦胧的意向中,主张诗要写得像“面纱后面美丽的双眼”, 传达出内心的最高真实。
2、语言的音乐美
戴望舒曾说: "诗的情绪不是 用摄影机摄出来的,它应当用巧妙的笔触描出来。这笔触又是活的,千变万化的。”这里所说的“巧妙的笔触”就是用艺术的语言筑造诗歌。戴望舒的诗歌语言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音乐美。
3、诗体的散文美
戴望舒从《我的记忆》开始,逐渐摆脱格律诗的樊篱,开始为自己制造” 最适合自己走路的鞋子”, 即以自由的散文化手法传达感情。这种现代口语形式的自由诗体,显示出了戴望舒诗歌所具有的另一种艺术美散文美,这种创作风格也确立了诗人现代派诗歌的地位。
戴望舒代表作诗歌
代表诗歌作品有:《雨巷》《我的记忆》《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戴望舒(1905年11月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戴望舒的代表作 戴望舒的代表作品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戴望舒的代表作 戴望舒的代表作品
她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有哪些代表作?
戴望舒的主要诗集如下:
戴望舒的代表作 戴望舒的代表作品
1、《我的记忆》:1929年,水沫书店出版 。
2、《望舒草》:1933年在国外编订。
3、《望舒诗稿》:1937年,上海杂志公司出版社 。
4、《灾难的岁月》:1948年,星群出版社初版 。
5、《戴望舒诗选》:1958年初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后人辑。
6、《戴望舒诗集》: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整理,初版,戴望舒生前版本已轶。
7、《戴望舒诗存》:时代出版社,出版年代不详。
《雨巷》所表达的情绪是多重的:
1、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蕴涵有时代特征的悲剧主题。
2、表现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雨巷》中,姑娘的形象带有悲剧色彩,抒情主人公――游子的形象(孤独的游子形象贯穿在戴望舒的全部作品中)也带有悲剧色彩。他的追求是那样高洁,带着理想化的色彩。他所期待的姑娘,既有深沉的内心世界,又有妩媚的魅力;既是姣好的,又是在磨难面前不弯腰的.然而,他自己又是那样地不易被人理解,他既不十分知道自己,也不是很深地理解对方;也许他期待的永远是心中的影象。
戴望舒其它作品介绍:
一、理论合集
1、《小说戏曲论集》:1958年,作家出版社初版。
2、《读李娃传》:1952年,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印。
二、翻译作品
《少女之誓》法国沙多勃易盎著、《鹅妈妈的故事》法国沙.贝洛尔著、《意大利的恋爱故事》、《两次战争间法国短篇小说集》、《意大利短篇小说集》、《小城》等作品 。
扩展资料:
戴望舒介绍: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
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戴望舒诗歌有哪些?
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戴望舒诗存》。
戴望舒从汲取中国古典诗词的营养到采撷西方现代派手法,最终走向咏唱现实之路,几经寻觅和创新,形成了自己诗歌的特殊风格和色调。尤以其诗境的蒙胧美、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体的散文美为主要特色。
戴望舒经历
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此外还有《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1925年转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并于翌年就读于该校法科。
先后创办过《璎珞》、《文学工场》、《新诗》等刊物。1926年春,开始在与施蛰存合编的《璎珞》旬刊上发表诗歌,处女作《凝泪出门》。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受到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称号。
相关文章
- 山东省北镇中学地址(山东省北镇中学一本率)
- 精选竞选学生会干部演讲稿范文8篇(吸引人的竞选演讲稿)
- 开普勒发明了什么
- 白龙鱼服的意思和造句(白龙鱼服的意思)
- 山西贸易学校是大专吗
- 美人心计姜姒为何而死
- 欢乐的牧童,欢乐的牧童钢琴谱完整
- auto是什么(汽车AUTO是什么功能)
- 84a是多大胸围
- 住一楼怎么防潮最彻底
- 本田dio什么价(本田dio加什么油)
- 苹果id密码忘了怎么办?
- 田丹(关于田丹简述)
- oppose的中文翻译及音标
- 浪漫西式婚礼怎么装扮 浪漫西式婚礼装扮攻略
- 二本院校建筑学好的有哪些
- 尼姑庵里供奉什么佛
- 国家级重点大学排名
- 包扎的读音什么时候改的(包扎的读音)
- 马成(关于马成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