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与问答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缘起缘落-张爱玲《半生缘》曼祯悲剧的审美解读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缘起缘落-张爱玲《半生缘》曼祯悲剧的审美解读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5-09 17:01:34 浏览量: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缘起缘落-张爱玲《半生缘》曼祯悲剧的审美解读本文简介: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题目名称缘起缘落满沧桑--张爱玲《半生缘》曼祯悲剧的审美解读学生姓名闫玉娇学号20114021042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年级汉语言文学(师范)2011级指导教师盛竞凌职称副教授填写时间2014年11月25日一、选题的依据: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2)综合国内外有关本选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缘起缘落-张爱玲《半生缘》曼祯悲剧的审美解读本文内容: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题目名称

缘起缘落满沧桑

--张爱玲《半生缘》曼祯悲剧的审美解读

学生姓名

闫玉娇

学号

20114021042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年级

汉语言文学(师范)2011级

指导教师

盛竞凌

职称

副教授

填写时间

2014年11月25日

一、选题的依据: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合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1)

理论意义:

论文对张爱玲《半生缘》主要顾曼桢的婚恋悲剧进行分析,根据她在婚恋抗争与追求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不同程度的独立性将她的情爱观鲜明展现,继而通过曼祯伦恋的悲剧进行审美解读,论文的研究对于我们解读张爱玲的作品和她的女性观以及当代女性树立正确的情爱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际意义:通过对曼祯婚恋悲剧进行分析,能够增强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情爱观和人生观。

2)

综合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张爱玲在中国文学作品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研究她的学者专家很多。对于她的作品已有很多研究者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主题思想方面,结构艺术方面,和人物形象方面以及比较文学方面的研究,如:夏志清的《现代中国小说史》这部著作中对张爱玲的作品有着很高的评价;陈思和教授的《记忆张爱玲》,一共五本,对张爱玲的研究非常详细;淳子也算是对张爱玲比较有研究的了,《张爱玲地图》以及她的张爱玲讲坛都可以去看一看的;本论文将对张爱玲具体的作品《半生缘》中顾曼桢婚恋的悲剧进行分析曼祯的情爱观来探讨和解析审美价值。

二、研究内容

本篇论文主要探析张爱玲《半生缘》中顾曼桢的情爱观,继而通过对她婚恋悲剧的分析来解读其中的审美价值。

论文的主要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对顾曼桢婚恋悲剧的具体概述,分析探究她婚恋悲剧产生的根源和原因。

第二部分:具体论述曼祯悲剧的审美营构。并分为三个部分:

(一)细腻的人物刻画

(二)跌宕的故事情节

(三)巧妙的意象隐喻

第一二部分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探讨故事情节了解曼祯悲剧的构成的人物关系网,第三部分具体分析小说中起到烘托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意象。

第三部分:是对曼祯悲剧的审美价值的阐述,从文学价值和社会生活的实际价值出发和解读。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阅读关于研究张爱玲及其作品的学术论文,深入了解张爱玲及其创作的特点,特别是研究他作品中中的女性的相关论文。

对比分析法:仔细阅读张爱玲作品中有关异于顾曼桢的女性形象的内容,对她们的情爱进行对比分析。

归纳法:对张爱玲作品中有关异于女性的婚恋观进行归纳总结,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提取相关信息。

可行性分析:

张爱玲在中国文学作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她的作品研究分析,得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同时具备了下述条件:

学术能力:大学期间已完成过多篇课程论文的写作,具备一定的论文写作能力。

前期准备:搜集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形成了基本的写作框架。

外部条件:图书馆的藏书和电子数据给我提供了写作的方便。

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进程安排:

(1)选题:2014年10月,联系指导老师,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论文方向。

(2)开题:2014年11月,填写开题报告,拟定论文提纲。

(3)第一稿:2014年12月—2015年1月,根据指导老师的开题指导,并仔细阅读文本和深入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提取有用信息,完成初稿。

(4)第二稿:2015年2月—3月,根据老师的初稿修改意见,完成第二稿。

(5)第三稿:2015年4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论文,注意修改论文格式,准备定稿。

(6)论文答辩:2015年4月27日—5月8日,准备论文答辩,并做好后续工作。

采取的主要措施:

首先在老师指导下查阅相关资料,为论文写作做好准备;其次通过查看期刊和学位论文等资料学习别人的写作思路和论文的格式。第三,写作初稿,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直至定稿。

五、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1]

张爱玲.半生缘[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2]

陈子善.私语张爱玲[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

[3]

张盛寅.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张爱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4]

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M].大地出版社,1985.

[5]

今冶.张迷世界[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6]

王健.艺术改写中的审美取向和接受定位[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0(34).

[7]

边春丽.半生缘

一世情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半生缘》[J].怀化学院学报,

2010(43).

[8]

张延山.评《半生缘》兼析张爱玲小说的审美特征[J].**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2).

[9]

余静芳.试论《半生缘》的人物架构[J].丽水学院学报,2011(28).

[10]

秦军,王旭.论《半生缘》小说中的悲剧人生[J].黑河学刊,2012(1).

6、

指导教师意见

《半生缘》中顾曼桢的婚恋悲剧是其最要也是最重要的情节结构,因此本选题很有研究价值和理论意义,本选题从曼祯的婚恋悲剧进行审美解析,这一研究角度相对较小,并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体现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难易度适中。开题报告的基本框架已经建构,思路清晰,观点较明确,资料准备充分,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建议适当增加相关的理论支撑;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尽可能的要有自己的观点,比如张爱玲女性观发展变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在论文中也要适当的阐述一下。文章要通过这些问题逐步深入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

因此,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七、所属系(教研室)意见

该同学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选题正确,有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从主人公顾曼桢的婚恋悲剧进行审美解读,思路清晰,观点较明确,资料准备充分,难易度适中。

同意开题。

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八、学院意见

同意开题。

主管院长签名:*年*月*日

上一篇:aisle
下一篇:水培大蒜怎么快速发芽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