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枫桥夜泊(枫桥夜泊赏析)
1、版本1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
2、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3、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乡感情。
4、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
5、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6、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7、 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
8、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熏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9、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
10、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11、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12、 版本2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
13、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14、 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
15、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
16、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
17、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
18、月落夜深,繁霜暗凝。
19、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
20、“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21、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
22、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
23、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24、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
25、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
26、“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
27、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
28、“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
29、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
30、“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
31、“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
32、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
33、我们从那个仿佛很客观的“对”字当中,似乎可以感觉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间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
34、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
35、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36、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
37、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
38、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
39、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40、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
41、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
42、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
43、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
44、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
45、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
46、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
47、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48、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望采纳~。
相关文章
- 王小骞的老公谭江海(王小骞谭江海的孩子)
- Bigbang成员大成星座解析 金牛座大成的爱情观
- 网上购买儿童票及取儿童票的方法
- 如何用键盘快速切换输入法
-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意思 迎难而上的狠劲是什么意思
- 志峻的寓意
- 射手座今日运势2018.7.4 射手座今日运势2018
- 轿车和suv哪个适合家用(为什么第一辆车不建议买二手)
- 2019年阜阳中考体育考试时间
- 济宁婴儿尸体事件(关于济宁婴儿尸体事件简述)
- 一般粽子需要煮多久(一般粽子要煮多久)
- 酱爆八爪鱼的做法
- 杨坤32场演唱会开满了么(杨坤32场演唱会开)
- 仙履奇缘 电影(关于仙履奇缘 电影的介绍)
- 此处 in that 的用法对吗?
- 都市神话小说推荐(都市神话小说)
- beats音响怎么连蓝牙
- 关中是指哪里
- 瀑布可以形容成什么成语
- presorting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