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票是什么 进销不符算虚开吗
进项票是什么 进销不符算虚开吗一、案例企业基本情况:ABC公司是一家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是生产空气净化消毒器的企业,该公司的主要产品的柜式空气净化消毒器,移动式空气消毒器,壁挂式空气消毒器三大系列,共24个型号产品,该企业提供
一、案例企业基本情况:
ABC公司是一家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是生产空气净化消毒器的企业,该公司的主要产品的柜式空气净化消毒器,移动式空气消毒器,壁挂式空气消毒器三大系列,共24个型号产品,该企业提供的纳税申报表上反映,企业2018年年营业收入6000万,毛利率为23%,交纳增值税为327万元,企业利润总额为600万元,交纳企业所得税为175万元,其他附加税为39.5万元,从金三平台显示,该企业经营正常,税负合理。
但税务机关通过*****认证系统看到,该企业2018年度多批次共购进某一种型号的钢材300吨,共135.60万元,购进某类型的灯管5万支,共118.65万元.税务机关认为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可能需要耗用如此多的钢材,税务机关又根据金三系统反映企业的销售明细,没有发现企业在钢材的对外销售,于是税务机关认为企业可能有问题,有问题。特别是作为作为空气净化消毒器的重要原材料活性碳基本无购进,且进项*****基本没有看到。
于是税务机关在2019年2月份的一天来到了该企业进行纳税检查,税务机关首先查看了企业产品的工艺流程手册,发现物料清单上有钢材这种原材料但用量极少,同时虽然物料清单上也有某类型灯管的耗用,但基本上每一台消毒器耗用数量最多三支,于是税务机关提出到仓库去看一下,发现该仓库库存的该类灯管基本无库存,钢材没库存,于是税务机关基本上明白了是什么回事,接着开始了下面的工作流程:
首先税务机关找到企业负责生产领导人,确认钢材其实很少耗用,基本生产一台设备耗用不到一千克,主要用于作设备中的某个支架,灯管是正常耗用的,但每台消毒器耗用的数量在1-3支,每种型号均不一样。
接着税务机关又找到了企业的财务负责人,税务机关将从生产部门了解的情况如实转告了财务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没有办法,只能如实告知详情,由于消毒器的主要材料臭氧发生器,电机,活性碳均没有进项*****,于是在公司总经理的授意下,找到了容易找标的钢材料抵进项税额,另外由于生产中的确需要某类型号的灯管,于是在多付税金后,让供应商多开了一些,主要代替无法取得的*****,财务人员坦承,企业是差多少进项补多么进项,并没有想少交税的故意,并且在生产成本算中,将无法取得*****的几类原材料的成本的按从外面买得的*****折算成相对应的数量进行了领用,并进行了相应的成本核算,所以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正确的,企业也没有想少交企业所得税的故意。
二、税务机关是如何一眼看穿的:
作为一家生产企业,其生产的产品是有物料清单的及定定额消耗的,如果一个原材料大量购进,而其主要的应耗用的材料没有购进或很少购进,那很显然企业有接受虚***虚列成本的事实存在。虽说企业是因为上游供应商无法提供*****而进行代替,但企业取得的*****是建立在虚假的业务之上的,显然为不合规取得*****的行为,并且该行为明显是构成偷税行为。
三、税务机关的处罚
由于企业的行为被税务机关认定是偷税行为,那根据税务机关核实的结果,企业的钢材的135.60万元中,企业实际16.95万元,企业的灯管中118.65万元,有56.5万元实际用于企业的真实生产耗用,是可以抵扣及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的,其他物均应作补税及罚款并加收滞纳金处理.于是税务机关作出的处罚通知如下:
第一、补增值税 < 135.60+118.65-16.95-56,5>/<1=<1+13%>*13%=20.80万元.
第二、应补交附加税费 20.80*10%=2.08万元
第三、应补企业所得税为
< 135.60+118.65-16.95-56,5>/<1=<1+13%>*25%=40万元
第四、应处的罚金为应补交税款的1倍,即为62.88万元
第五、应加收的滞纳金每日万分之五,合计为2.50万元
第六、上述处罚合计金额共为128.26万元,限于下达整改通知之日七日内交清.
四、案例对企业及财务人员的重要启示
第一、对上游供应商不按正常提供*****,千万不要另找票进行代替,要找也得找同类的代替,而是想办法沟通,或找供应商当地的税务机关进行举报如最终没有结果的,需另找供应商.
第二、不是等额代替没有*****的项目就天衣无缝,只要不改变产品成本就是合规的,企业在没有交易的情况下所有取得的*****均不合规,均按未按正确取得*****补交企业所得税.
第三、对生产企业来说,物料清单很重要,财务人员与生产部门应形成相应的协调机制,在此省略一万字.
第四、对基本的生产产品,其物料清单一般税务机关均有所了解,要代替需也各先找相同及相近的,而不能说市场上什么好取得,就弄什么,这个风险很大的.
第五、许多企业均采用加实际有耗用的物料作为*****的来源,在实际中以多消耗达到进项税额抵扣及生产成本上升的双重目的,这点也不要去采用,因为税务机关较真起来,也不难查得出。
第六、企业交税正常,没有预警到,不代表没有问题,所以财务工作是个系统下的逻辑关系,这点需把握各种相关关系合理性.
黄振实务财税点点通,持续讲企业真实发生的实务事,始终坚守合法合规的底线思维,本着点拨而不点破的原则,以全新视角独立分享自已对具体事项、具体领域独有的观察及理解,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各位同仁带来另类的思考及启迪,谢谢大家持续的!
相关文章
- 社区访惠聚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 广东美术生:今年联考我太难了
- 华北是指哪几个省,华北是指哪几个省地图
- 黑鸽子
- 找一首英文歌开头是敲鼓 咚哒哒咚哒 东大大洞洞大
- 汽车换挡时有顿挫感是什么原因
- 硬塑料断了怎么粘牢固
- 2019年8月关于地理的腾讯新闻
- 简单漫画人物画法
- 捉老鼠(雪碧瓶简易捕鼠器)
- 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大全(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新鲜的白果怎么吃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解读(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婺源一日游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 开心顺遂什么意思(顺遂什么意思)
- 墓碑格式及样板图片(墓碑格式)
- 老滚5mod(老滚)
- 今年晚立秋是什么意思(立秋是什么意思)
- 工会会费收取标准
- 章子怡汪峰吵架视频完整版(章子怡汪峰吵架)